中国官德
应用伦理学著作。李建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21.5万字。作者不同意把官德放到职业道德的层次上加以研究,认为这样做会降低官德的主体性地位和自生性要求,会使官德规范缺乏明确性。因此,作者试图从“身份伦理”的视野把官德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道德来加以研究,使官德区别于一般的职业道德,从而提高社会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全书共6章,分别为:官德:身份伦理的视野;为民:官德的价值支柱;公正:“天地之间有杆秤”;勤政:不要没有能力的“好人”;廉洁:官场洗涤剂;修己:官德的示范效应。
上一篇:人生哲学新论
下一篇: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 明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国威已立,应当稍微采用宽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