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实先
【生卒】:1913—1977
【介绍】:
晚年号瀞庐。宁乡县人。幼读私塾,15岁入明德中学肄业。17~23岁自学二十四史和各种史籍。1937年撰《〈史记会注考证〉驳议》,纠正日本汉学家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各种谬误,于1940年扩展成15万字专著出版,杨树达作序称为“超越前儒,古今独步”(1986年岳麓书社再版)。194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回宁乡靳江中学,任校长。1950年赴台湾,历任台中农学院、东海大学、台湾师大教授。主要著作有《殷历谱纠谲》、《历求危言甲集》、《刘歆三统历谱证舛》、《卜辞姓氏通释》、《殷契类选》、《殷契新诠》、《殷周金文汇纂》、《说文正补》、《假借溯源》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