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凡
常德汉剧高腔传统剧目。出自《目连传》。写仙桃庵少尼色空,不甘佛门寂寞,向往世间生活,埋怨父母,诅咒佛规,念经时心不在焉,思想尘凡,最后脱去袈裟,摔弃念珠,毅然下山还俗。这是一出独角戏,剧本唱词生动、形象、夸张,表演富有特色。1952年整理,参加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扮演尼姑的李福祥获全国会演演员二等奖。剧本由《剧本》月刊首发,后收入《湖南地方戏曲丛刊》第六集。整理时先由常德湘剧团集体讨论,后又在会演过程中经崔巍、李福祥等作了加工提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