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挑花
苗族民间传统刺绣工艺品。苗族刺绣之一(参见本篇“苗族刺绣”条),又名挑纱、数纱。其针法有十字针和回复针两种。十字针即在经纬线上数纱挑“十”字,再由若干个“十”字构合成各种图案。“十”字形大小视地布粗细而定,质细五、六纱,质粗最多挑四纱。回复针又称“双面针”,即按图案形状,每隔四线挑一针,当部位初形挑出后即回针,由原针脚逆向复挑一次,回线恰好盖住原线迹空间,故花纹匀紧,正反两面显现同样花纹,称为“两面花”,湘西盛行的桃花手帕和假袖即用这种针法,白底黑花,对比强烈,清秀雅致。挑花不在布底起样,只凭记忆或看“花种”,用线从中心向两面或四面挑开,俗称两方连续或四方连续花纹图案。构图严谨,数纱精确,一般应用于手帕、假袖、手笼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韩信之死是冤假错案吗?
- 韩信之死是冤假错案吗?且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一探究竟。韩信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为刘汉政权建立所作的贡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