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原物
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时,财产所有人可以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责令非法占有人返还其占有的财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按照这条规定,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时,只要能够返还原物的,就必须返还原物,而不能用其他方法进行保护,这是物权追及效力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原物上由占有人非法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下,财产所有人能否行使追及权,应该从稳定财产流转秩序,保证交易安全出发,既要保护财产所有人的利益,又要有利于维护善意第三人合法利益,正确适用所有人的追及权。(1)所有人的财产由于遗失、被盗等不是根据所有人意愿而由占有人非法占有并转让给第三人时,不问该第三人取得此项财产时是否出于善意或恶意,也不论其是有偿取得还是无偿取得,财产所有人都有权向第三人主张返还原物。第三人的损失由非法转让人补偿。(2)所有人的财产被非所有人合法占有并非法转让给第三人,该第三人取得财产时,如果是出于恶意占有,则财产所有人有权向第三人主张返还原物,第三人的损失由非法转让人补偿。(3)所有人的财产被非所有人合法占有并非法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取得该项财产时,如果是出于善意占有而且是有偿取得的,财产所有人无权向善意占有的第三人要求返还原物,只能向非法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4)所有人的财产被非所有人合法占有并非法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取得该项财产虽然是出于善意,但取得财产是无偿的,则财产所有人仍有权向第三人主张返还原物。第三人损失由非法转让人补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