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从这条规定中可以看出违约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而且具有鲜明的补偿性。违约责任除了具有民事责任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1)违约责任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基础上发生的民事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有合法的合同关系,这是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一经订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违背合同的约定,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违约责任原则上是违约方向对方承担的责任,但在现代立法上又有发展。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合同关系是当事人之间的特别关系,债务人仅对债权人负有对待给付义务及附随义务,其他第三人在合同上不能享有权利也不承担义务。违约责任自然是当事人之间的责任,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不能完全满足当事人的需求,也不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近、现代立法开始修正这一原则,体现在违约责任上就是违约责任有时向特定第三人承担。这表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已突破了违约责任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的责任这一性质。(3)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一种纯粹的财产责任。追究违约责任的目的主要在于补救合同中权利人因对方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给违约人以制裁。违约责任的各种具体承担形式都体现的是财产责任。(4)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在不违背强行法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违约金的承担数额等事项达成协议。这是因为合同关系本来就是根据当事人的自由意愿而订立的,违约责任作为对合同关系遭到破坏的补救措施,自然也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雍正与眼镜
雍正与眼镜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赵奢谏言遗书
赵奢谏言遗书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
刘备与赵云
刘备与赵云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为曹操大军追杀,与主力走散。忽糜芳赶来道:“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刘备斥道:“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