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诉讼时效
所谓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确认法律文件和法律事实发生或者消灭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而言。它是保障法律实施和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条件。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时效要求的法律文件和法律事实,就能发生实际的效力;反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所谓专利诉讼时效,是指专利权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的有效期限。在诉讼时效内,人民法院对专利权人的请求予以法律保护;在诉讼时效期届满以后,对此请求就不再予以法律保护。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专利权人被侵犯的专利权就得不到法院所代表的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专利法所以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从国家、社会、当事人的利益着眼,如果专利权受到侵犯而不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时间过长,会使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案件时难以查证专利侵权行为的存在,使当事人的权利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维护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关系的稳定。专利法对时效的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当事人如果变更诉讼时效,如延长、缩短或者放弃等,都是无效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赵奢阏与破秦军
- 公元前270年,秦国发兵攻赵。这一天,赵惠文王正坐在朝廷与诸大臣商议怎样退兵的计策,突然有人来报,说秦兵已经包围了赵国的军事重地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