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许可的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擅自使用享有著作权作品的行为。著作权是国家通过立法方式赋予和保护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所有者出版、复制、翻译、整理、改编、展览其作品的专有权利。凡是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没有经过作者的授权,擅自对某一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行使作者的专有权利,就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所谓违反法律规定,是指对他人作品的使用范围超越了法律规定所允许的范围;所谓没有经过作者的授权使用,是指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作品擅自使用。侵犯他人著作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对作者精神权利的侵犯和对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财产权利的侵犯。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应有侵害行为。所谓侵害行为,是指法律所禁止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即任何人违背作者的意志以各种方法侵害作者利益的行为。因此,构成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侵权人必须有侵犯著作权的侵害行为。这种侵害行为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如果使用的是失去著作权或者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就不能视为侵犯著作权。比如,我国在未颁布著作权法,也未参加任何版权国际公约前,外国作品在我国不受任何保护,自由使用这些作品,都不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二是使用者使用作品的行为,必须是未经作者同意或者法律所限制的行为。比如,已经作者同意或者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复制该作品,不能视为侵权;又如,个人复印或录制某一作品作为个人从事学术研究,也不视为侵权行为。就是说,如果征得作者的同意或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复制、改编、翻译、表演该作品,都不视为侵犯著作权。侵害行为为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造成损失,这种损失一般是积极的损失,即由于侵害行为而使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失去了可能得到的经济利益。有时也可能是消极损失,即由于侵害行为而使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现有财产有所减少。有时侵害行为虽还未造成实际财产损失,但只要行为已经成立,也认为有了侵害行为。(2)侵害行为是违法的。侵权人的侵害行为必须是违法的行为,侵权人才负法律责任。侵害行为虽给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造成损害,但不一定都构成违法行为。有的侵害行为法律规定不视为侵犯著作权。通常认为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或者强制许可他人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是合法行为。比如,为个人学习或者研究而摘录、复制、翻译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新闻报道,在报纸、广播节目中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等。这些实施行为虽给著作权人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损失,但由于有法律的特殊规定作为依据,就不构成侵权行为。(3)侵害行为与作者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这是指如果侵害行为造成了损失要求赔偿时,作为著作权侵权违法构成的违法行为和所发生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说,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损害必须是由侵害行为造成的,即侵权人擅自使用了他们的作品。比如,甲以乙的作品当做自己的作品;未经作者授权擅自发表其作品,等等。侵害行为与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损害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就构成侵权。损失包括精神方面和财产方面的损失。由于引起损失的原因往往很复杂,因此,弄清侵害行为与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重要,利于法院确认这一侵权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只有存在因果关系,才能构成著作权侵权违法而适用损失赔偿的制裁。(4)侵害人必须有过错。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自然人或者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一般都应当有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所谓故意,是指侵害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者造成损害而仍然希望或者听任其发生。所谓过失,是指侵害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当或者说能预见到,但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竟没有预见,以致造成结果的发生。根据法律对行为人的要求和行为人应该注意到而未注意到的程度,通常又将过失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过错,这是著作权侵权违法构成的主观要件。如果只有客观上的侵权行为而无主观上的过错,不能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只要确定了过错,无论是故意或者过失,都构成了侵权。侵害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不过,通常在处理时,对故意或过失可以予以区别对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