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新华社北京9日电 首都各界人士1万多人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在纪念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屈武,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厥文,从美国专程来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默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缪云台,先后在纪念大会上讲了话。
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华国锋、彭真、邓颖超、王震、韦国清、方毅、余秋里、耿飚、倪志福、彭冲、陈慕华、赛福鼎、万里、习仲勋、王任重、谷牧、宋任穷、杨得志、姚依林、李井泉、廖承志、许德珩、萧劲光、史良、杨尚昆、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康世恩、薄一波、张爱萍、黄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中央军委常委韩先楚、杨勇、王平、陈锡联,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康克清、王首道、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胡愈之、王昆仑、何长工、萧克、程子华、杨秀峰、包尔汉、周培源、钱昌照,出席了纪念大会。
下午4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剑英宣布纪念大会开始。
胡耀邦同志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他指出,1911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领袖的革命党人在中国发动了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
他说,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才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并且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其他志士们所追求的目的,终于成为现实。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的开端,为以后一系列的历史发展打开了道路。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做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对于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志们抱着崇高的敬意。
他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是他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民族的一切革命者、爱国者,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纽带。
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胡耀邦以共产党负责人的身份,邀请蒋经国先生和台湾其他党政军人士及各界人士,亲自来大陆和故乡看一看。他说,愿意谈谈心当然好,暂时不想谈也一样热烈欢迎。他呼吁大家学习中山先生的遗训,“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携起手来,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历史而共同奋斗!
屈武在讲话中说,国共合作是由孙中山先生倡议并且亲手缔造的。台湾当局自称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那就应当照中山先生的革命遗教办事,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开诚布公,为祖国的统一,全民族的团结,同我们共同努力。他希望民革人士在台湾的同学、旧友、同事、袍泽,同我们重新携起手来,为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而共同奋斗。
胡厥文在讲话中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说明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法宝。他说,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领导的,但统一战线政策并不只是共产党一党的政策,而是我们所有民主党派、各界人士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政策。对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和实践,我自己就是一个历史见证人,我觉得有责任向受所谓“统战阴谋”之说影响的台湾同胞和国外人士诚恳进言,当你们研究叶剑英委员长所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极力排除这种谰言的错误影响,把叶委员长的谈话看成是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中华民族的政策,全国各族人民的政策。他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统一祖国共同贡献心力。
纪念大会开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来京参加纪念活动的国内外来宾及参加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的港澳、国外学者。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