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编者按:党的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为四个现代化竭尽才智,贡献毕生的精力。这里发表的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三篇文章,表达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兴旺发达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这种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尤其值得年青一代同志们学习。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华罗庚的署名文章《向21世纪进军》,摘要如下:
科学要发展,经济要繁荣,国家要强盛,人民要富足,一句话,要彻底改变我们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这是我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
为了这个理想,1919年的五四运动,高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为了这个理想,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全国人民将全力以赴搞四化。我们中国民主同盟全体成员,愿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中央领导下,组成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继往开来,向四个现代化奋勇进军!
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用不长的时间,在偌大的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确是一项艰巨的事业。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当前有必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
第一,要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学习自己和人家的成功经验。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一切外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学过来,以为己用。
第二,要团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这个兄弟联盟要团结。还要团结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目前在台湾省的知识分子。谁都知道,台湾自古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0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分离了,朋友之间音讯阻隔,无法来往了。我们相信,台湾的广大知识分子和我们一样,都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在任何艰难的条件下,都勇于承担自己对民族进步、繁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民盟全体盟员和我,殷切期望台湾的老朋友们,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民日报》发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黄汲清的署名文章《加速培养新一代》,摘要如下:
在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先行。如何迅速地促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当前工作中重点的重点。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一个地质工作人员,应当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30多年来,在青年同志们的帮助下,我阐明了中国大地构造特点,划分了中国大地构造单元。这些成果得到很多的地质工作者的采用。建国以来我提出并不断改进了地壳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大量的普查、区域调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当大力予以发展。最近我初步揭露板块构造的多旋回性,指出板块说应当和多旋回说密切结合,互相补充。要建立和发展一种学说,任务是艰巨的,决不是一两个人的精力所能完成的,必须动员大批科学工作者在多方面从事研究。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我们有一批工农兵学员,还要招收一批研究生,这是我们培养接班人的基础。
最后我要向现在台湾省的地质工作人员讲几句话。有一批老一辈的地质人员,在大陆解放之前就被派去台湾,他们为蒋政权工作并非由自己选择。他们是我的老朋友、老同事。从地质学角度看,台湾太小了,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地质复杂多样,矿产丰富多彩。我期待着在有生之年,见到台湾归回祖国怀抱,能够和你们研究祖国的地质矿产,为祖国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范权的署名文章《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四化尽力》,摘要如下:
红旗迎风飘,心潮逐浪高,老骥不伏枥,风流看今朝。——这是我们农工民主党广大成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以来的共同心情。
四个现代化,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这种愿望,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只是一种幻想,全国解放以后,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实现它的可能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妨碍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比我国先进,实在于心不安,于心不甘。现在,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全国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来,万众一心,全力以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农工民主党的绝大多数成员是年岁较大的医卫、文教、科技人员,尽管年逾花甲,还可以大有作为,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作出贡献。
我作为来自旧社会的非党知识分子,被委任为一个较大医院的院长,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党对非党知识分子的信任。我应该发扬主人翁精神,按照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把工作抓起来。自然,现在医院工作,困难很多。有人劝我,年纪这么大了,搞搞科研就行了。但我认为,领导上信任我,让我当院长,职责所在,怎能贪图省事、明哲保身?我的态度是,要抓工作,要提意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顿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同时积极恢复筹建科研班子,深入钻研科研课题,促进中西医团结和中西医结合。总之,要使我的所作所为,同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称号相适应。
有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为前导,有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又有什么障碍不能消除?因此我们决心同全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起,同各党派和无党派的爱国民主人士一起,解放思想,奋勇前进,一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勇攀科学和技术的高峰!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