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
《人民日报》发表屈武、朱学范的署名文章《抗日名将 爱国志士——纪念蒋光鼐先生诞辰100周年》,摘要如下:
今年12月17日,是蒋光鼐先生诞辰100周年。蒋光鼐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亲身参加了推翻清朝统治、讨伐北洋军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以后又在新中国担任领导工作将近20年,为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蒋光鼐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1888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青年时代,正值清廷昏庸腐败,列强蚕食中国,他立志反清救国,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广东陆军小学,在校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光鼐先生作为陆军中学同盟会支持武昌起义的第一批成员,被编为中央第二敢死队队员,先后参加了汉口龙王庙登陆、进攻汉口和对冯国璋部的战斗。1912年,蒋光鼐先生以军功被选送保定军校学习。同年6月,蒋光鼐先生离开军校,奔赴南昌,参加李烈钧的讨袁部队。尔后,他在江西又参加了“二次革命”的湖口起义。
1913年底,蒋光鼐先生前往日本在孙中山先生主办的“浩然庐”军事训练班学习。在此期间,他经常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思想上获得很大的启发,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意志和决心。1916年,蒋光鼐先生回国参加了云南护国军讨袁运动。此后,他一直在中山先生左右,成为忠实的追随者,历任护法军政府警卫营连长、总参谋部参谋、大本营副官、警卫团团附、营长等职。陈炯明叛变时,蒋光鼐先生率部坚守总统府,浴血奋战,为保护中山先生安全脱险立下了战功。大革命时期,蒋光鼐先生真诚拥护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支持国共第一次合作,并亲身参加了东征、北伐,在当时号称“铁军”的第四军中历任团长、师长等职;以战功卓著,屡受表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侵占我东北三省,全国人民掀起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要求收复失地,保卫国家。当时,蒋光鼐先生任总指挥、蔡廷锴先生任军长的十九路军奉调守备南京、上海一带,同日本侵略军相对峙。1932年1月28日,日寇制造借口,乘机向我十九路军防区进攻。全军爱国将士,在蒋光鼐、蔡廷锴先生率领下,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禁令,奋起抵抗,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以后,张治中先生领导的第五军也冲破阻力,前来支援,同十九路军将士并肩战斗,英勇杀敌。淞沪抗战历时一个多月,我军将士不怕牺牲,顽强奋战,重创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迫使其三易主帅,数度增兵,仍不能达到其侵占上海的罪恶目的。这一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击了侵略者的凶焰,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的不可侮,蒋光鼐、蔡廷锴先生和十九路军将士也成为名震遐迩的抗日英雄。
淞沪停战后,蒋介石屈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将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参加反共内战,企图使这支抗日劲旅同红军两败俱伤。蒋光鼐先生洞察这一阴谋,坚决主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响应中央红军的号召,同彭德怀同志建立联系,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互相开放防区,友好往来。1933年11月,蒋光鼐先生同李济深、蔡廷锴、陈铭枢先生等一道,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打出抗日反蒋的旗帜,并同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初步协定》。这次事变虽然由于内外各种因素而失败了,但是它标志着在抗日还是妥协这个问题上国民党内部分歧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推动了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进一步集结和发展,蒋光鼐先生等从此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抗日战争期间,蒋光鼐先生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支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反对分裂,反对对日妥协,继续团结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分子,进行抗日民主活动。抗战胜利后,蒋光鼐先生主张和平建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1946年,他和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先生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它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都是当时的国民党民主派组织,对争取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1947年底,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各派爱国民主力量感到有进一步联合的必要,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蒋光鼐先生等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就是发起和参加的单位之一。民革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国以后,蒋光鼐先生历任政府和政协的重要职务,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他从1952年起到1967年逝世前一直担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绩。他同共事的中共党员真诚合作,亲密相处,彼此建立了既是革命同志又是知心朋友的关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