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人民日报》发表朱学范的署名文章《爱国将领业绩永存——纪念蔡廷锴将军诞辰100周年》,摘要如下:
蔡廷锴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一位卓越创始人和领导人。他走过艰辛曲折的道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遵循孙中山先生亲手制定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出了贡献。他的爱国精神和历史功绩,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蔡廷锴将军,广东罗定人。
1910年,全国人民起来进行反清斗争,蔡廷锴刚18岁便毅然投奔广东新军当兵。次年,武昌起义、广东独立、辛亥革命在年轻的蔡廷锴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依然是内战频仍,民不聊生,他决心追随孙中山,继续参加民主革命。北伐战争期间,由于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屡立奇功,成为号称铁军的第四军中一员杰出的将领。
1930年,蔡将军升任十九路军军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十九路军3万多官兵,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要求团结抗日,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
十九路军调京沪沿线,蔡将军打算率部北上之际,日本军国主义在上海不断制造事端,向十九路军防区发起突然袭击。蔡将军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禁令,与蒋光鼐等爱国将领,指挥部队坚决抵抗,并联名发表通电,坚决主张抗日,表示“尺地寸草,不能放弃”。面对敌人的优势装备,全军将士和上海人民一起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浴血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这一仗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震撼了全世界。蔡将军以军功升任十九路军总指挥,他和十九路军以实际行动,为自己塑造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
1933年,十九路军响应中央红军关于国共联合抗日的号召,与中央红军签订了停战协定,开始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正确道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反蒋抗日,蔡将军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先生等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蔡将军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兼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去港,作环球旅行。1935年回港,加入中国民族革命大同盟,继续反蒋抗日。
抗战期间,蔡将军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粤桂边区总司令等职。他广泛团结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力量,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反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7年,蔡将军和李济深先生在香港协商,发表《对时局意见》,提出挽救时局的七点意见,要求蒋介石“必须放弃武力统一政策”,“重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并积极支持和协助李济深先生发起和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蔡将军为民革的筹备做了大量工作,对促成国民党各派爱国民主力量的大联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革成立后,他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财政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蔡将军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等重要职务。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活动,参与大政方针的协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何香凝身体有病期间,蔡将军主持民革中央工作,对民革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
- 詹天佑不纳妾
-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