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本证古称“哕”,又称“咳逆”。呃逆症如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常可自行消失;若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渐平。本书所讨论的属于持续不己的呃逆。
〔临床表现〕
1.畏寒呃逆:呃声沉缓,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加重,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迟缓。
2.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3.气逆痰阻:呃逆连声,胸胁胀闷,由抑郁恼怒面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舌苔薄腻,脉弦滑。
4.正气亏虚: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诊治要点〕以呃逆为主证者可诊断为本病。呃逆辩证:必须掌握虚实,分清寒热。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虚证有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之别。治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其治疗根本原则。
〔治疗方法〕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胃俞、内关。
〔手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搓法、一指禅推法。
〔操作〕
1.胸腹部:先按揉缺盆、膻中穴;然后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操作。最后按揉内关。时间6-8分钟。
2.背部: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膈俞、胃俞;再按揉膈俞、胃俞,最后搓背部及两胁。时间8-10分钟。
〔辩证加减〕胃寒呃逆:加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胃火呃逆:加横擦八髎穴,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气郁痰阻:加按揉章门、期门、肺俞、肝俞、足三里,横擦胸上部,斜擦两胁。正气亏虚:加横擦背部脾胃区域,直擦督脉;按揉足三里。
〔注意事项〕
1.呃逆若是出现于其它疾病中,每为病势转为危重的预兆,应严密观察。
2.调节饮食,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食物。
-
- 探苏辙为什么没有他哥哥苏轼出名?
-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生于公元1039年,去世于公元1112年。公元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初任大名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