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应该具有的美德。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友爱的新型关系,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形成的,是对私有制“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信条的根本否定。1920年5月2日,列宁在高度评价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一篇文章中最早提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常规,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的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列宁全集》第31卷第104页)。50年代,在中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后来被认为不符合大公无私精神,不讲阶级路线而被否定。其实,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已经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大家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人们只有社会职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人,谁都离不开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生活中互相依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个人来说,重点是我为人人,人们都这样做,必定是人人为我。具体就表现在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确地反映了新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合乎科学、合乎辩证法的口号,应当重新发扬,赋予它以新的内容,使之成为新时期的社会风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赵奢救阙与
赵奢救阙与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侵犯赵国,包围了阙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召老将廉颇、乐乘问道:"能否出兵相救?"廉颇说:"
苏代巧辩得高都
苏代巧辩得高都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