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意思是人不为自己,就不能生存于天地之间,把人的自私自利看作天经地义万古常存的真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剥削阶级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核心。其特征是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追求个人私利当作人生的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把它捧为信条,采取各种损人利己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高额利润,使这一思想达到了高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这种思想的残余仍然存在,它腐蚀着劳动人民,危害着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人生观主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生的最大价值,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同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
- 赵奢阏与破秦军
- 公元前270年,秦国发兵攻赵。这一天,赵惠文王正坐在朝廷与诸大臣商议怎样退兵的计策,突然有人来报,说秦兵已经包围了赵国的军事重地阏
-
- 苏代游说公仲侈,解雍氏之围
- 韩襄王十二年(前300年),楚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没有为韩国发兵,只派公孙昧到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