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观点。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上天。殷周时就有天人之际的观点,到西汉董仲舒,把这种观点系统化、理论化,在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神,按照自己的模式创造了人类;人类的形体、精神、道德等乃是天的复制品。这表现在: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等。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是天对人的谴责;而吉祥、瑞兆则是天对人的褒奖。天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因此“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现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而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必仁且智》)天子不道,违背天意,上天就降灾异予以警告惩罚;如果天子见灾异而悔改易行,又会感动上天而化险为夷,叫做“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五行变救》)。董仲舒的这种神秘理论,虽然当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天子的妄为,但也欺骗和麻痹了人民群众。

上一篇:天命观 下一篇:无神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