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心主义
亦称“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主观唯心主义者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客观唯心主义者把某种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一菩萨、上帝的意旨或“绝对观念”、“世界理性”等看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唯心主义历史观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也曾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譬如用社会环境来解释人们的思想等,对反动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进行过斗争,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认为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意见支配世界,所以他们的历史观在总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社会历史只能限于片面地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歪曲社会历史,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只有到了伴随着生产力巨大发展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才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
- 西门豹铲强扶弱
-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
- 苏代止赵王伐燕
-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