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客体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即进行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自我意识机能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客体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是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只有在认识论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并指出: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但是同客体相对的主体,并不是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但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来说,只有进入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对象的那部分外部世界,才是现实的客体,人只有在同这种现实的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其主体的地位。唯心主义从精神决定物质的前提出发,片面、抽象地夸大主体的能动方面,认为主体先于客体而存在并派生客体。旧唯物主义只承认客体不依赖于主体,忽略了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作用,两者都不能正确地说明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人类的历史表明,随着主体能力的不断提高,客观世界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范围就越扩大;而客体范围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主体能力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无限的。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是认识的主体,同时又是认识的客体。他在认识、教育帮助其工作对象时,他本身也在受党组织和其他同志(包括他的工作对象)的教育和帮助,在帮助别人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时,自己也要在别人帮助下,首先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样主体和客体就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了。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绝不能总摆出一个总是教育者、只当先生的姿态,而忘记了教育者首先应受教育、教育是相互进行的道理。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所以要发挥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去改造客体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上一篇:主观辩证法 下一篇:主流与支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