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与支流
反映人或事发展过程中两种状况和趋势主次关系的一对范畴。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具体运用。主流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状况和主导趋势,是由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它反映事物的本质;支流是事物发展的次要状况和非主导趋势,是由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决定的,在事物发展中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但能影响事物的发展状态和进程。主流和支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分清主流和支流,是观察形势、分析问题、估价工作、评价个人和单位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革命的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34页)。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主流和支流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如果忽视主流,片面强调非主流的东西,势必要犯错误;当然,那些支流问题也必须逐步解决,防止它积聚成堆,转化到主导地位。但决不能把这些东西当作事物的本质,以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要做到分清主流和支流,一要立场对,站在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党的立场,二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一分为二的分析习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