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性矛盾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同“非对抗性矛盾”相对。矛盾的基本性质之一。指包含根本对抗因素并最终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的矛盾。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是对立双方在根本利益互相冲突的基础上的矛盾。如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一般地说来是对抗性矛盾。两个剥削阶级之间或一个阶级内部根本利益互相冲突的敌对集团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对抗性矛盾。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一般说来,只能通过对抗的斗争形式来解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毛泽东指出:“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09页)正确区分矛盾的性质,随着矛盾性质的转化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适当的斗争形式,才能正确地解决矛盾。哲学上正确区别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是政治上正确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基础。但哲学上所说的对抗性矛盾和政治上所说的敌我矛盾并非同一概念。敌我矛盾总是对抗性的,但对抗性矛盾并不都是敌我矛盾,如在中国具体条件下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对抗性的一面,也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政治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内部,殴斗杀人等矛盾,虽是对抗性矛盾,却不是敌我矛盾。

上一篇:对症下药 下一篇:对立统一规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
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
今日百科档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众所周知,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哥哥,这两个人一母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