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
对别人的遭遇或行为在情感上发生共鸣。是对他人一种仁爱的态度。同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表现为对别人的幸福感到快慰,对他人的痛苦感到不快和怜悯。同情作为心理现象,是主观的,但却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是对他人某种遭遇或处境的反映。但历史上,对同情的具体理解却是不一样的。宗教道德的出发点是,一切人都是“有罪的”,是注定要受难的,因此同情就是对“近亲”的怜悯,对软弱者的宽容,对上帝的恩慈和对最终拯救众生到“天国”的期望。自由主义的人道主义者把自己对被压迫群众的同情看作怜悯,把拯救“穷人和受压迫者”看作是统治阶级的恩赐。马克思主义要求给予人们真正的帮助,这种帮助应符合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劳动者应当自己解放自己,不要寄希望于有产者的“仁慈”。对劳动者的同情,应表现为在反对压迫和社会上的不公正的斗争中坚决地站在他们一边。这种同情不是仁慈和宽容,而是对人的权利的承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