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道德
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道德规范。是一种新的道德意识和伦理准则。20世纪以来,随着化工业、原子核工业等的发展,空气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恶化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生物减少或灭绝,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于是,迫使人们思考和研究如何对待自然环境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了环境道德的观念和准则。环境道德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基本要求是:保护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反对滥伐林木,破坏植被,过量捕捉动物,特别是捕杀珍奇动物,反对攀折花木等一切不爱护环境的行为。环境道德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们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