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亦称“实证论”。是宣称只承认“实证的”事实的现代哲学流派。19世纪上半期产生,创始人为法国的孔德,英国的穆勒、斯宾塞也是其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上半叶,唯物主义的胜利和唯心主义的破产,使唯心主义不得不改变伪装而放弃赤裸裸的形式,实证主义宣称自己是“科学的哲学”,只承认“实证的知识”、精确的“事实”,即经验现象、主观的感觉经验,科学、知识“没有超出经验系统化的范围”。因此实证论者认为,科学的任务只是对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进行描述和记录。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那是无法知道也无须知道的。实证主义不过是乔装改扮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实证主义宣称“取消”形而上学,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变化发展的动力,否认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宣扬庸俗进化论。实证主义打着尊重科学、主张“进步”和“改革”等招牌,反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宣扬“普遍的爱”、“普遍的同情”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原则,建立新社会的根据是“实证主义的箴言:爱、秩序、进步”,污蔑社会主义充满了“破坏性”和“混乱”,攻击共产主义“是未来的奴隶制的恢复者”。实证主义标榜自己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是既反对唯物主义又反对唯心主义的第三条路线。总观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倾向,不过是在“实证”的名义下宣扬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实证主义的影响较大,持续流传的时间较长,许多现代哲学流派,如经验批判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都是实证主义的继续和变种。它传入中国较早,对近代寻找新学说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等有较深的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解密 花木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 花木兰南北朝之说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