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场
指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立足于某一阶级地位,并按该阶级地位、利益的要求,采取的态度,包括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政治立场不同,对事物的基本看法、政治态度、思想感情就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取决于本人的阶级地位,但影响人们政治立场的,还有世界观、人生观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不能简单地以其阶级成分、家庭出身作为判断其政治立场的主要依据,而主要看在现实斗争中对待各种问题的基本态度,判明其思想、言论、行动符合那个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出身于非无产阶级,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有些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人也可能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立场上来。人们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人们的观点和方法,站稳正确的立场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的政治立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人的立场,立场站错了,可以在追求真理的实践中转变过来。也要注意不能把日常生活中的不正确认识都说成是政治立场问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