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
人们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欣赏、体验与评价。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美感能力,美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但本质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和审美活动中长期受到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条件有了改变,美感、审美趣味也必然随着改变。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美感。个人由于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兴趣不同,而形成美感的个性差异。美感虽然从个人的主观爱好、趣味出发,但是,美感的多样性和个性差异还是有客观标准的。只有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美,才是真实的健康的美。美感的客观标准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它具有时代、民族、阶级的特点。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根据社会的实践对美感进行检验,使人们的主观爱好与客观现实美相一致,这样的审美爱好和趣味才是真实的、健康的。美感的基本特点在于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形象,美感就不存在。美感是感性认识,但在感性形式中包括着理性内容,而理性内容又溶化于感性形式之中。美感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伴有情感活动。美感的感性形式不仅包括理性内容,而且包括情感,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人们在审美时,不仅从美的对象中理解到它所包含的思想,而且能引起心灵震颤,激起强烈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
-
- 范雎受袍
-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