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它能更有效地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克服错误思想。毛泽东说:“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8页)这里毛泽东指明了说服教育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人民内部的认识问题。(1)因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同是国家的主人,教育者没有压服别人的权力;(2)认识问题只能用说理的方法去解决,用行政命令和强制不能解决认识问题;(3)教育者所要说明的道理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有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客观基础。所以,应该抛弃那种动辄批判斗争、以势压人,把认识问题当政治问题来解决的“左”的方法。要真正做好说服教育,教育者必须经过艰苦努力。首先要真正尊重和相信受教育者;其次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说服工作;第三,把要说明的道理自己先弄明白;第四,要有耐心,允许受教育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对他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上一篇:神学
下一篇: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