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理论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亦称“理性主义”。同“经验论”相对立的一种哲学学说。它“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67页)。它割裂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理论又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别。唯物主义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宾诺莎,他承认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通过感性认识而直观对象的本质,把握真理;感性认识是混乱的,不正确的,甚至是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真理的标准就在理性本身,而不是社会实践;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清楚、明白、与客观事物一致。它把理性认识和感性经验分割开来,夸大理性的作用,使理性认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观自生的东西,在认识的来源上离开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理论不但贬低感性经验,而且根本否认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真理的来源,主张理性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它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他认为理性万能,感性经验则是虚假的、混乱的、“骗人的”;理性认识不依于感性认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人头脑中固有的明白清楚的“天赋观念”;认识的正确与否的标准不在实践,而在于思想、观念是否清楚明白。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统一,既克服了唯物主义唯理论的片面性,也揭露了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实质,对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唯一科学的阐述。

上一篇:虚无主义 下一篇:唯心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