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概念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指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故意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以造成思想混乱,使人上当受骗。这是一种诡辩手法。偷换概念表现在三段论推理中,为“四概念”的错误。例如:“《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是反对辩证法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是反对辩证法的。”这个三段论推理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形式逻辑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每一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如有四个,就没有中项的媒介作用,就无法推论,在这个推理中,把做为一部书的《形而上学》概念,偷换成了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形而上学”概念,从形式上看是三个,实际上是四个概念,所以结论是错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红梅妆的典故] 上官婉儿红梅妆
- 红梅妆是什么?红梅妆,是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以胭脂在前额点红。上官婉儿红梅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