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梦》
美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在纽约约克剧院演出。
这部戏剧写的是美国一个家庭,应有尽有,唯独缺少一个孩子。于是他们领养了一个青年,做为自己的养子。这个养子,是一个标准的“美国式的美男子”,体格强壮,相貌英俊。但他自己却说,“现在我只有我的外型、我的身躯、我的脸”,“我看了任何东西都没有感觉,如感情、怜恤,我对任何事冷淡不关心。我不能感觉到任何事情,我没有感情。我已衰竭,我的内脏已被取出,现在只剩下躯体,我就在用我所存留的躯体。我知道必须和人们联系,因此,我让别人爱我,让别人接触我,让人见了我的体格,为我的到场而高兴……,但其他就没有什么了、我是不完全的。我就是这样,就是你所见到的这样,永远就是这样了。”内心仿佛是被“抽干了、扯烂了、掏空了”,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没有前途。“我在找职业……凡是有利可图的我都愿意干。”老祖母顿悟,说他,“你就是美国之梦!”全剧通过这个内容的描写,生动地剖析了美国社会、家庭及人们的追求,揭示了美国社会道德的沦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精神空虚,对未来丧失信心的社会问题。这里,作者是把这个青年人代表美国青年一代来描写的,以此来象征着美国的未来。但有的人也提出了指责,说这部戏剧攻击了美国的理想和信心,是“虚无主义的、非道德的、失败主义的”。阿尔比则明确地反驳说,“喜剧《美国之梦》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致使卫道者们如此恼火呢?这个剧本是对美国形象的一个考察,它揭穿我们的社会怎样以赝品冒充真货,谴责自鸣得意、残酷无情和机能萎瘪,当众捅破关于我们国家里一切都美好无比的神话。这个剧本冒犯人吗?但愿如此。我的目的就是要冒犯,当然同时也解闷逗乐。它是虚无主义的、非道德的、失败主义的吗?那么,我要回答说,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画像,当然是我的眼光看出的一幅画像。……我希望这部作品超越个人和私人的范围而与我们大家共同的苦痛相关联。”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马丁·埃斯林高度评价了这部戏剧,说它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贡献中第一个前程似锦的光辉范例”。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赌书泼茶
-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子产与伯石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