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纳斯派
又译高蹈派、巴那斯派。该派系法国一个追求造型美的准现代派诗歌流派,是在1866年法国诗歌丛刊《当代帕尔纳斯》第一集出版后形成的。
帕尔纳斯派一方面深受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戈蒂耶开创的形式主义诗风的影响,继承了唯美主义的主要观点;另一方面又带有象征主义前驱的某些因素。
针对浪漫派诗人多愁善感和用词不当的倾向,19世纪中期以勒孔特·德·李勒为首的帕尔纳斯派诗人不把表达个人感情作为诗歌的主要任务,而是力图把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的后面,提出诗歌要从现实走向“冷静”。他们主张诗歌应该远离政治和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追求诗歌的科学化,认为只有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再现历史真实的艺术境界。他们反对浪漫派诗人古为“我”用,借题发挥,主张诗歌要结构严谨,语言准确,节奏和谐,追求造型美。该派对诗歌的韵律形式进行实验并使商籁体复兴。该派诗歌运动与19世纪晚期小说及戏剧走向现实主义的趋势平行发展。
该派出版的题名《当代帕尔纳斯》的诗歌,共3卷,分别于1866、1871、1876年问世。该派的代表作有李勒写的《古代诗篇》(1852)、《蛮族诗》(1862)、《悲剧诗》(1884)等。
尽管帕尔纳斯派的诗歌主张、美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确是“对布尔乔亚(资产者)的低级庸俗所做的布尔乔亚的否定。”它大大丰富了19世纪末叶的法国诗歌,其影响遍及欧洲,其中对于西班牙及葡萄牙的现代主义发展,比利时的青年比利时运动的影响尤为明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西门豹铲强扶弱
-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