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日本内向派作家黑井千次的代表作,曾获1969年度艺术选奖的新人奖。作品以1959年日本的“五一流血事件”为背景,对比着写出主人公的“时间”与过去的同学三浦的“时间”的不同意义。主人公曾参加过学生运动,现在成为一流企业的公司职员。对这位已即将升为科长的人来说,“时间”是人生的昨天,是混沌不透明的日常生活。但他参加同窗会时,发现还有另一种“时间”。他的同学三浦,在“五一流血事件”中以嫌疑犯被捕,在监狱中渡过了十五年被告生涯。对他来说,“时间”是远离日常生活的、静止的。主人公作为证人参加了对三浦的审判会,三浦在法庭上说:“以嫌疑犯被捕时我十九岁。十五年后,我还是被告。……十五年的时间,我没什么变化,因为被告是不允许变化的。……最后,就算能证明我无罪,又能怎样?我被剥夺的‘时间’已回不来了。”三浦的“时间”似乎在不断发出质问:“你们将怎样对待过去?你们将怎样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又将怎样向未来延续?”主人公以为应该将自己的“时间”正当化,又无所适从。他感到负疚于三浦,可又觉得三浦的“时间”也是由自己这样一些人支撑着的。他说,三浦的时间观念,是否太偏于伦理性。
作品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就过去的事件指责现在,而在于立足于现在的工业生产社会中,面对过去的伦理性,在横向社会与纵向历史的相交点上,探求存在的意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 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