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葬身之地》

书籍: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 作者:赵乐甡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代表剧作。1946年首次公演。这部剧具有比较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它是以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实为背景,反映出了抵抗运动的一些历史画面。这部剧作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五名被捕的游击战士:卡诺里斯、昂利、索尔比埃、吕丝和弗朗索瓦被囚禁在一个顶楼,受到与法西斯合作的反动分子的严刑拷打。后来他们的队长若望作为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也被投进同一牢室,围绕着如何保住若望,维护抵抗运动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几名主要队员都进行自己摆脱困境的“选择”。最后只有若望队长得以逃生。索尔比埃以跳楼自杀作为自己“摆脱困境”的上策。年仅十五岁的弗朗索瓦由于胆怯、有招供的可能,被战友们为维护整个事业的利益和使他落个好名声而被掐死。他的姐姐吕丝经受敌人的拷问和凌辱,但始终守口如瓶。最后,三个还活着的游击队员被统统枪毙了。《死无葬身之地》是萨特转向正面表现社会政治问题的一部剧作。这个剧本成功地描写了游击队战士被捕后以不同方式表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犀利地揭露了与法西斯同流合污的“合作分子”的丑恶面目。这个剧本代表着萨特剧作的特点:情节紧张,戏剧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作者对受刑、孩子的死、枪决结局的处理,收到了强烈的舞台效果。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去刻划个性,展开情节。人物对话简短有力,既有戏剧性又富于哲理性,精炼而生动。

上一篇:死亡剧 下一篇:《四个四重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