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
日本新感觉派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代表作之一,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上。主人公“我”是一个20岁的学生,怀着青春期的苦闷之情正一个人在伊豆的风景地旅行,路遇一男四女的一伙流浪艺人。“我”为其中手持小鼓的十四岁的舞女所吸引,不知不觉与他们从天城同行至下田。“我”对舞女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纯洁天真的她以及其他艺人也对“我”有了好感。然而,“我”的旅费已经所剩无几,只得从下田坐船回返。默默前来送别的她的身影渐渐隐去后,“我”回到船仓里,泪水止不住涌出眼眶。《伊豆的舞女》系根据作者8年前20岁时的亲身体验而创作的青春小说。写作这部作品前后,作者正作为和横光利一并称的新感觉派的主将之一而活跃于文坛。然而,《伊豆的舞女》未采用过多的新感觉派手法,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使自己的艺术资质得到了体现。发表后甚获好评,一直被视为川端文学的初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没有新感觉派似的跳跃和奇警的譬喻,结构单纯明快,行文自然流畅,在对山水景色的自然描写中,投射了人物寂寞、哀伤、惆怅等种种情怀。作者淡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副欲言又止、眉目传情的少男少女图。情窦初开的人物形象疏疏朗朗、呼之欲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泡妞的境界 - 揭秘司马相如一夜搞定卓文君
-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汉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他是西汉最著名的大辞赋家,也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鲁迅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