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

书籍: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 作者: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 朝代:1982-12-01 专题:书籍

艾芜原名汤道耕,曾用笔名杜泉、刘明、无艾等。四川省新繁县人,1904年6月2日生。作家。

自幼受过父亲的良好教育。1921年秋考入成都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受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影响,师范没毕业就跑到昆明、在红十字会当一名杂役。1927年先后到过缅甸、新加坡,在那里当过伙计、报馆校对、副刊编辑等,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在《仰光日报》副刊发表短篇小说《毛辫子》、《老憨人》以及《暴动前后》等散文。1931年回国,发表回国后的第一篇散文《香港的一夜》。1932年参加“左联”,后曾任执行委员。1933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获释。这一年他发表了《我的爱人》等七、八篇短篇小说,开始受到文坛的重视,被称为“一九三三年文坛上的新人”。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抗战爆发后,在桂林、重庆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王鲁彦等筹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并当选为理事。此间出版了《逃荒》、《萌芽》等短篇小说集及其他作品。1948年任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了长篇小说《山野》。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初春时节》、《浪花集》等散文集和长篇小说《百炼成钢》、《高高的山上》等。曾两次出国访问。历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委员兼文化局局长、重庆市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

上一篇:原野与城市 下一篇:文学手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