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泽雷克墓葬
位于南西伯利亚地区阿尔泰山北部乌尔干河流域的巴泽雷克地方,苏联的考古学家在该地发掘了12座巨型坟墓。墓葬的形制相同,墓穴的面积都在50平方米左右,墓穴的底部深达地表以下8米。墓穴的南部为墓室,四周用圆木垒成,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上有顶板,下有底板,底板和四周的木墙上都铺挂着毡毯。南部放有雕刻或粘贴各种动物图案的木棺。墓室的上面为几根圆木铺成的廓顶板。墓穴的北部为殉葬马匹的地方,最多的一座殉有22匹马。墓穴的上部由几百根圆木堆成,其上再填以土石,有不高的土封堆和石封堆。巴泽雷克巨墓的主人都是部落的酋长及其亲属,他们的尸体入葬前都曾进行处理。他们的脑壳上都钻有小洞,取去了脑髓。他们的内脏和部分肌肉也被去掉,塞以马鬃等物,然后全身涂以香料,注入防腐剂。从尸体的体型看,巴泽雷克墓的主人们属于带有黄种人血统的白种人,与历史记载的其东邻坚昆人(柯尔克孜族的远祖)体型和面貌相近。巴泽雷克墓葬中发现了类似于商周时期通用的一辆驷车,又发现了战国时期赵国铸作的“山”字纹金属镜子和楚国纺织的凤鸟纹丝绸,可见巴泽雷克人早在前三五世纪,就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中国的《史记》和《汉书》称阿尔泰山的游牧民族为呼揭人。西方对此没有确切的记载,希腊和罗马的史地书籍通称东欧和亚洲西部草原的游牧民族为“斯基泰人”,波斯古史则称之为“Seka(塞克)人”。按照西方人的观点,阿尔泰山的游牧部落也是塞克人和斯基泰人的一支,但是中国的《史记》和《汉书》是将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即塞克人和斯基泰人)与阿尔泰山的呼揭人分别得十分清楚的。因此,巴泽雷克人应当是呼揭人。巴泽雷克墓葬是呼揭贵族的墓葬。
-
- 东乡族语言文化
- 东乡族人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十三世纪蒙古秘史的蒙古语很像。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无本民族文字。东乡族有丰富的民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