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派
新疆伊斯兰教教派。亦称“白山宗”、“白帽回”。在伊斯兰教内与“黑山派”相对立。白山派和黑山派,是分别以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的长子依禅卡朗、第7子伊斯哈克及他们的后裔为首领的两个苏非派教团。两派名称的起源说法不一。一种说由两个分别与之结盟的柯尔克孜部落而得名。依禅卡朗一派得到阿图什北面白山的柯尔克孜部落的支持,故该派称为“白山派”。伊斯哈克一派得到叶城西面黑山的柯尔克孜部落支持,故称“黑山派”。另一种说得名于两派所戴帽子的颜色。依禅卡朗派信徒头戴白色无檐单帽,故称“白帽回”。伊斯哈克一派信徒头戴黑色无檐单帽,故称“黑帽回”。据民族文字的资料,两派还有“白纛派”、“黑纛派”,“白柳派”、“黑柳派”等诸多称谓。这些名称均非两派自称。按苏非派教团取名习惯,白山派以其始祖依禅卡朗称名“依禅尼耶”,黑山派以其始祖伊斯哈克称名“伊斯哈克耶”。依禅卡朗本人没到过新疆,而是遣其子和卓玉素甫来新疆与黑山派争夺地盘。玉素甫在与黑山派的斗争中一直落于下风。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到其子阿帕克和卓时,才凭借外力战胜黑山派,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白山派政权。此后两派斗争互有胜负,斗争一直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白山派和卓后裔自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到19世纪中叶的一个世纪里,多次发动叛乱,均遭失败。此后白山派、黑山派不再见于史乘。依禅尼耶和伊斯哈克耶现在是两个较小的苏非派教团。两派均渊源于中亚纳合西班底教团,教义分歧不大,礼仪上的主要区别在白山派默念迪克尔,黑山派高声朗读。衣帽服饰的区别现已不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