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县回民小学
1936年,为了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经过昌吉县县长乔根和回族绅士洪聚海的共同努力,在当地回族的支持下,办起了昌吉县回族小学校。首任校长为迪化师范学校毕业的苏大章(回族)。建校之初,在校学生有五六十名,校址在南关老西街杨逢泰的四合大院内,教师有迪化师范学校毕业的张春安、刘继善、魏春喜、苟建贞等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回民学生报名入学率很低。为此县里成立了一个劝学委员会,挨家挨户地向回民宣传,动员他们送孩子到校读书。回文会同各寺坊商量,让阿訇在主麻日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这样,入学的孩子才多起来了。回文会还同各乡长联系,派教师下乡办学,学校还为就学儿童准备食堂、住宿房屋,使农村的回族儿童也能上学了。在校的学生人数增加到了120多名,共6个班。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回民儿童班,每周加授两节经文课,学校为此增设经文水平较高的助教1人。由于学校增设了经文课,回民也愿意将自己的女孩子送到学校。1939年学校正式招收女生,有20多名回族女孩子入学就读,后来发展成复式班授课。教师由汉族女校调来的王玉范女士担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