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哈萨克族的手工业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哈萨克族以游牧为主,迁徙于山地和草原,在空旷的野外生活,与城镇隔绝,除极少数草原上不出产的日用必需品,需要偶尔进城购买外,一般的日常必需品都靠自己的家庭制作,实现自给有余,因此,哈萨克的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有鞣革、擀毡、拧毛线织毛衣、刺绣等。哈萨克族妇女将细毛洗净,打松,然后用石纺轮旋转小木棒拧线。再用毛线编织头巾和毛衣。擀毡也靠妇女,他们挑选干净的羊毛,用小棒打松,铺在芨芨草编成的帘子上,洒上水,将它卷好,用绳子捆起来,在男人的帮助下将它擀紧,晾晒后即成素毡。将毛染成各种颜色,在铺毛时铺成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擀出来的就是花毡。妇女们还挑出粗毛,用它捻线作绳、编宽边带子或毛口袋。鞣革则是男女都干的一项工艺,其过程是:将羊皮或兽皮喷上水,卷成筒,放在湿热的地方发酵;有些较厚的皮子,则须先抹一层酸奶,然后卷起来,放在湿热的地方发酵。牛皮、皮、皮则须完全浸泡在酸奶水中发酵,然后取出来,摊在平展的地方,用刮刀刮去剩肉和脂肪,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再用手揉,用脚踩,使其柔软,即可使用。做皮帽、皮衣、皮裤、皮靴,则由比较熟练的中年妇女操作。做皮口袋、皮桶子、皮窝子(简单的皮靴)则人人都会。为了美化家庭,哈萨克族的毡房中挂满了绣花织物,如挂毯、门窗、帷帐、罩单等等,这是哈萨克族妇女的手工艺术品,采用挑花、刺花、勾花、贴花、嵌花、镶边等刺绣方式制作的。此外,哈萨克族中有木匠、铁匠、金银匠,不过他们是专业的,不是家庭手工业生产,而且生产工具简单,产品笨重粗糙。新中国建立后,物资交流的机会多了,商品经济发达了,这些木匠、铁匠和金银匠自然逐渐改行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