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婚俗
回族群众遵循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多实行族内通婚。男子可以娶外族女子,但该女子必须皈依伊斯兰教;女子则不得嫁给非穆斯林。如果男女相悦,男方即请媒妁到女方家提亲,去时需携带礼物,名曰“开口茶”。女方家长如满意男方,则收下礼物,要男方选择吉日前来定亲(俗称“大礼”)。定亲之日,男方还要带彩礼,有钱财、衣服、首饰、食物,其多视男方经济状况和女方要求而定。成亲之前,男方还送去一些衣服、礼品,称之为“催妆礼”。同时确定成婚日期,一般选在主麻日(星期五)举行。结婚之日,男方家要派车去接新娘和新娘的亲戚(父母除外),并请全可人(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缝被、铺床和布置新房。女方家则让新娘洗大净、穿吉服、锦帛覆面首(俗称“离娘水”),进行梳妆打扮,同时亦请人以跟车送亲。至新郎家门口,新娘由兄或舅抱入新房。两家人相互道“赛俩目”后,举行写“伊扎布”(确认书)、念“尼喀哈”(证婚词)仪式,从而使两人在宗教意义上成为合法夫妻;众人向新人身上抛撒花生、枣、核桃,以示吉庆。仪式完毕,新人入洞房,揭去覆面盖头,双双走出,向亲友致谢意,此时大宴宾客,席间,还要请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者评价新娘嫁妆,多说吉庆祝贺之词,此为“表针线”。宴席结束后,众人告退,年轻人则留下“闹房”,结束后,请年高德重者训以教门和夫妻白头偕老之道,至此热闹的婚礼宣告结束。第二日清晨,新人环拜男方舅姑。晚饭时,新娘要亲自入厨,烹煮饭食,以显心灵手巧(俗称“下厨”)。第三日,新郎偕新娘回娘家,岳父母和亲友盛宴款待,临行赠给新女婿礼物(俗称“回门”)。随着时代发展,回族婚姻已突破原来“只进不出”的界限,联姻范围扩大,只要求对方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尼喀哈”仪式在城市已不多见,代之以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苏代巧辩得高都
-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
-
-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