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
唐代对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谓。亦称“波斯教”、“弥施诃教”。聂斯脱利派是古代基督教的一个小派别,因由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脱利所创立,故名。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即发生了教义分歧,围绕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二性同体与二性二位等问题展开了长期争论。428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聂斯脱利,对阿里乌派的一位论学说进行抨击,主张基督二性二位说。他否认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本体,而认为基督的神、人两个本性分别形成神、人两个本体,神性本体附在人性本体上。作为人的基督,是童贞女玛利亚所生,但作为神的基督,则非玛利亚所生,因此玛利亚只能是基督之母而非上帝之母。他被指为主张基督具有两个不同本体(位格),于431年受到以弗所公会议绝罚,被革职流放。后其追随者向东方逃亡,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继续传播其教义主张,形成聂斯脱利派。该派进入波斯后,在波斯皇帝的保护和扶植下,得到很大发展,并建立了独立的教会组织“迦尔底教会”(又称“阿述利亚教会”),开始向波斯邻近地区传播。唐贞观九年(635)叙利亚景教僧阿罗本等将景教传入中国长安(今陕西西安)。在内地曾一度盛行。建中二年(781)在长安立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阐述其教义及在中国传播过程。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遭波及,一时绝迹于中原。元代复传中国,与天主教统称“也里可温教”。景教传入新疆的时间略早于我国内地,约为6世纪后期或7世纪初。新疆景教没有受到武宗灭佛的影响,自传入以来一直得以顺利传播和发展。唐宋时期景教在新疆已经盛行。近代以来在吐鲁番所发现的景教寺院遗址、壁画和大量用回鹘文等多种文字写成的景教文献,都属于这一时期。元代景教在新疆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喀什噶尔成为景教25个行教区中第19行教区。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途经新疆时,在所历各地均见到景教教堂和景教徒。畏吾尔、克烈、乃蛮等民族这时也都已接受了景教。在长期信仰过程中,畏吾尔景教还形成了本民族的特点,相继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景教人物。其中有帮助蒙古人创制蒙古文字的塔塔统阿,被景教大总管委任为巡察总监的拉班·巴扫马,先后受任契丹(中国)总主教和景教“东方教会大总管”的雅巴拉哈三世马可斯。元代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景教在新疆逐渐衰落,但直到清末始绝迹于新疆。
-
- 李世民晚年荒淫生活:将美艳弟妹占为己有
- 李世民并非心甘情愿地“纳谏”;骨子里却满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货色。常说“屁股决定意识”一有什么地位,就是什么脾气。有多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