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尔塔
东乡族的自称。撒尔塔(Sart)这个词更完整的形式为Sartagt和Sartha等。在这些写法中,Sart是词根,其余都是附加词。这个词在中世纪以来在中亚广泛使用,但对它的含义,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论。一般认为,这个词最初与商业有关,指商人、商队首领,在蒙古语和东乡族中,它的含义是“穆斯林”,在现代维吾尔语里,其含义是“买”。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撒尔塔实指一个民族实体,是民族名称。11世纪以后,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和七河流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称“撒尔塔”。这个民族是由突厥诸部(包括回鹘、葛逻禄)、突厥化的中亚土著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融合而形成的。他们操突厥语,信奉伊斯兰教。以善经商而闻名。在人种上属欧罗巴人和蒙古人种的混血。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西征中亚,撒尔塔人遭到毁灭性打击,一部分人融合于乌兹别克民族中,一部分人被蒙古人强征入伍,大批有技艺的工匠为蒙古军队服役,后来随蒙古军队东迁,并在中国河州以东的山区开荒屯田,逐渐由兵转民,安家落户,有些人成了回族的来源之一,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东乡族的主要来源。这些撒尔塔与其他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人们共同体后,仍自称撒尔塔。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将生活于河州东乡的撒尔塔人定名为“东乡族”,这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学者们把“撒尔塔”一词片面地理解为“回回”,而未考虑东乡族的自称“撒尔塔”,以后约定俗成,逐渐被人接受,致使“撒尔塔”这个民族自称作为单一民族的意义基本消失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为什么袁天罡的墓没人敢盗?是什么原因让盗墓贼不敢挖袁天罡的墓?
- 说起盗墓这项绝活,我们中国人要是自称第二,恐怕全世界没有人敢当第一。我们中国历史悠久,从古到今,摸金校尉层出不穷,不论是皇陵还是高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