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毋主可汗
甘州回鹘可汗。《辽史》卷2《太祖二》:“(天赞三年)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鹘城,勒石纪功……十一月乙未朔,获甘州回鹘都督毕离遏,因遣使谕其主乌毋主可汗。”天赞三年为924年。毕离遏的原音为bilga,意为“智慧”。“乌毋主”是党项语(西夏国语),又作“兀卒”、“吾祖”,意为“皇帝”、“天子”。当时辽朝刚刚建国,以前远离甘州回鹘,对甘州回鹘的情况是通过西夏知道的,所以给甘州回鹘可汗加了一个西夏的称号。据《旧五代史》卷138《回鹘传》记载:924年的甘州回鹘可汗姓夜落纥,汉名叫“仁美”,后唐庄宗册封他为“英义可汗”。可见“乌毋主可汗”即是甘州回鹘可汗仁美。因此,上述记载译成现代汉语为:“天赞三年(924)九月丙申朔日这一天,辽太祖的西征军进至古代回鹘汗国的都城(喀喇和林城),刻石碑以纪战功……十一月乙未朔日这一天,俘获甘州回鹘的都督毕离遏,因而遣使谕告他的国主乌毋主可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
-
- 赵奢阏与破秦军
- 公元前270年,秦国发兵攻赵。这一天,赵惠文王正坐在朝廷与诸大臣商议怎样退兵的计策,突然有人来报,说秦兵已经包围了赵国的军事重地阏
-
- 朱熹有没有私通小尼姑?
-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提倡礼教伦常,然而,却有人传说朱熹曾勾引过小尼姑,而且还不止一个,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