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黠戛斯汗国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柯尔克孜先祖黠戛斯所建汗国。840年,柯尔克孜先民黠戛斯人趁回鹘汗国内乱之机,推翻其统治,建立黠戛斯汗国,统治了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一带,势力十分强盛。黠戛斯汗国国王称阿热,下辖好几个部落,有士兵8万。其领地东到骨利干(今贝加尔湖一带),南与吐蕃为邻(今西藏地区),西南接葛逻禄(分布于今阿尔泰山以西至中亚的七河地区)。黠戛斯汗国内部有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和官制。分宰相、都督、联使、长史、将军、达干等,等级分明森严。同时汗国内有比较严格的法律,如规定作战临阵脱逃、出使完不成使命、议论国事及偷盗者要砍头等。官制、法制与军队,构成了黠戛斯汗国强有力的国家机器。黠戛斯汗国的主要经济为牧业与农业。牧畜有、骆驼、等。马在牧畜中备受重视,因为它是战争所必须的工具。汗国的农业已比较发达,有小米、小麦、大麦和青稞等多种农作物。狩猎在经济中占一定的地位,主要狩猎对象为野马、黄羊、鹿、雁、鹰等。除上述外,渔业也很丰富。在汗国内,阶级分明,贫富悬殊,富者有马、牛、羊几千头,他们除有较多的私有财产外,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贫者一无所有,只好给富人做奴隶。据碑文,富贵之家占有的男奴隶叫“库尔”,女奴隶叫“昆”。自由民是当时汗国内社会的基础,在政治上他们依附于氏族贵族,称为“喀拉布东”。黠戛斯人一般居住在毡房里,冬天住在一种用树枝盖的小房子里,而“阿热”等统治者驻牙青山,周围立栅为垣,用毛毡作帐,称为“密的支”;其他大小首领则住小帐篷。在饮食方面,黠戛斯人以肉和马酪为食,而面饼只有“阿热”等上等人才可享用。他们穿着用貂皮做的衣服,冬天戴用豹皮做的帽子,夏天戴的帽饰有金扣,卷沿锐顶,多为白色,佩腰刀;女穿毛、锦、绫做的衣服。而贫者只用羊皮披身,无帽。女戴耳环,而纹身则是男女共有的习惯。人死后,亲属及邻人要围绕死者哭泣,然后火葬,取其骨,一年后再移入墓内。黠戛斯人的语言词汇已很丰富。雕刻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器乐有鼓、笛、觱篥、盘铃等。节日里,有弄骆驼、玩狮子及马伎、绳伎等表演。在汗国内,采用中原地区的干支纪年历法,以12种动物的名称纪年,并以1个月为1季。已知3月播种,9月收获等季节时令。汗国内部崇拜自然神,主要是水神和草神,这大约是因为古柯尔克孜人的族源、族名传说总与水、草相联有关。祭祀无定时,称巫为“甘”。7-9世纪的黠戛斯汗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但仍存有原始社会残余,最为明显者是群婚制残余。

上一篇:黠戛斯 下一篇:下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孔子之死
孔子之死
孔子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老天又不作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作为一个父亲,看见自己的儿子死在自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