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
【生卒】: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出生在今青海湟中县塔尔寺地方,这一带藏语称“宗喀”,他成名后,其信徒遂尊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上人”。他本名罗桑扎巴(一说罗桑扎巴为从噶当派高僧敦珠仁钦受沙弥戒时所起的法名),父名鲁布木格,属藏族默氏家族,有记载说他曾是元末当地的达鲁花赤,母名香萨阿切,生子女6人,宗喀巴排行第四。宗喀巴7岁受沙弥戒,学习显密教法,16岁赴西藏深造。他学习时博采众长,显密兼备,先显后密。1385年,宗喀巴在雅隆地区的南杰拉康寺从克什米尔僧人楚臣仁钦受比丘戒。他鉴于当时佛教戒律废弛,僧侣生活腐化,遂立志进行改革。他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见解,著《菩提道次第广喻》、《密宗道次第广喻》等书,阐明显密两宗修行次第。他大力提倡大乘戒律,因为当时西藏佛教各派戒律都是由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僧人来传授。一些僧人不愿受253条比丘戒律的约束,便借口自己是学大乘佛教的,不应受小乘佛教戒律的约束。宗喀巴讲大乘戒律,就是要求僧人不分大、小、显、密,都必须严守戒律。1388年,宗喀巴改戴受比丘戒时戒师楚臣仁钦那一派所戴黄帽,表明他严守戒师所传戒律的决心。宗喀巴的改革主张,适应了封建主加强思想统治的要求,受到一些地方封建领主的支持。1409年,在帕竹地方政权阐化王扎巴坚参资助下,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主持召开了全藏各教派参加的大祈祷会,这就确立了宗喀巴在全藏佛教中的领袖地位。会后,宗喀巴以帕竹属下贵族仁钦贝和仁钦伦布父子为主要施主,在拉萨东25公里旺古尔山旁创建甘丹寺,宗喀巴以甘丹寺为主寺传播他的主张,一个新的教派——格鲁派开始形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