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稳性
是保证航行安全的重要性能。稳性过小,船舶遇到大风浪就有倾覆的危险,而稳性过大,会造成航行中船舶摇摆过剧,影响船员的工作条件和船员与旅客(客船)的生活条件,同时对船舶结构也不利,货物在舱内也易于移动摩擦,造成货损。因此,在积载工作中,必须适当分配上下层货舱的货物重量,以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如果底层装货过多,上层间舱装货很少,这时船舶重心就较低,稳性值较大。一些单层甲板船装重散货,重心就很低,船舶往往因稳性值过大而摇摆利害。一些船舶底舱装货量若相对的较少(如底舱没有重货压底,只装满了轻泡货,而间舱也装满轻泡货),则船舶重心就可能较高,稳性值较小,船舶出航后,若遇到大风浪就不够安全。各种具体船舶在不同状态下都有适度的稳性值要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被称为什么?王勃的代表作是什么?
-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