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
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消耗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后所能实际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大小。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表现为投入一定量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产出的产品(运量、劳务)越多,质量越好;或产出同样数量、质量的产品而投入的劳动和生产资料越少。讲求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相比,在含义上更为广泛和全面,既包含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的比较,又包括劳动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我国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应从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来衡量。宏观经济效益表现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即为国民经济及有关地区和行业带来的实际成果和利益。在宏观经济效益中,有的能用经济尺度计量,如修建某条公路或铁路可增加运量,降低费用,减少货物损耗等;有的无法用经济尺度计量,或者虽可计量,但所得结果准确度很差,如运量增加对国家政治、国防力量的影响,对环境改善的程度,对旅客方便及舒适程度的提高,以及运输受益单位由于众多因素而增加产品或劳务等。运输业微观经济效益表现为运输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济效果,即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消耗和资金设备占用,提供充分的客、货运服务,以及由于增收节支为国家提供尽可能多的积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