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散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三册 作者:彭怀仁 朝代:1994-11-01 专题:书籍

【方源】《丹溪心法》卷二。

【异名】四苓汤(《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白术 苓 茯苓各一两半 泽泻二两半

【功用】①《痘疹金镜录》:利小便。②《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健脾止泻,利水除湿。

【主治】脾虚湿胜,水泻,小便不利;小儿阴囊肿痛。

①《丹溪心法》:泄泻。②《痘疹金镜录》:痘内热。③《医方考》: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④《寿世保元》:麻疹已出,泄泻不止。⑤《证治汇补》:湿气在中,清浊混乱,小便短少,大便溏泻。⑥《张氏医通》:小便赤涩胀痛,及温热时行烦渴。⑦《文堂集验方》:小儿阴囊忽肿痛。⑧《杂病源流犀烛》:伏暑浊病。⑨《幼科释谜》: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⑩《笔花医镜》:伏暑小便不通。

【加减】湿,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火,加木通、黄芩。

【方论选录】《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白术燥而淡,燥则能健脾,淡则能利湿;茯苓甘而淡。甘则能补中,而淡亦渗湿矣;猪苓苦而淡,泽泻咸而淡,苦者有渗利而无补益,咸者直能润下而兼渗利。丹溪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临证举例】腹痛泄泻 《临证指南医案》:薛某,腹满下至少腹,三阴都已受伤,而周身疥疮,数年不断,脉络中必有湿热,就腹痛泄泻,腑阳不通,不独偏热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一钱半,生于术一钱,椒目五分。

【备考】本方改为丸剂,名“四苓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痘疹金镜录》以本方加木通,东流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寿世保元》:水煎服。《文堂集验方》:灯心汤调服。

上一篇:四苓汤 下一篇:四苓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