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散
【方源】《普济方》卷三二四。
【组成】曲末二升 麦糵末一升 生地黄(肥者,切)三升 白术八两 牛膝(切)三升 桑甘(金色者,锉)三升 姜黄八两(一作干姜) 当归十四分 生姜(和皮切)三升 桃仁 杏仁各二升(去皮尖及双仁者,热熬)近用橘皮八两
【用法】上切细,于臼中以木杵捣之如泥,纳瓶中,以物盖口封之,勿令泄气。蒸于一大石米中,饭熟出,入停屋下三日,开出晒干,捣为散。每服方寸匕,酒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一匕半。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每服三十丸,一日二次。
【主治】妇人腹内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瘦弱不能食,无颜色,状如传尸。
【宜忌】初服十日内忌生冷难消之物,以助药势。过十日外,百无所忌,恣口任意食之,人肥健,好颜色。忌桃、李、雀肉、芜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