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什么是“四书”“五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24:0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着作。      “四书”是南宋淳熙年问(1174~1189年)的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一书中,提出《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也叫“四子书”。      《大学》阐述儒家的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      《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战国初期哲学家子思所作。书中肯定“中庸”是人们道德思想的最高标准,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下,都不偏不倚地走“中庸之道”。它是儒家思想和伦理的一部教科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一些弟子在政治主张、教育原则、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着,亦说是孟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记录。是关于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孟子的哲学思想的记录。      “五经”始称于汉武帝时,是《》、《书》、《礼》、《易》、《春秋》五本书的合称。      《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因此称《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首诗歌。《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经济制度和劳动生产等情况。www.gs5000.cn      《书》亦称《尚书》、《书经》。“尚”即“上”,意指上古时代的书。它保存了商周时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选编而成。      《礼》有《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收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思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仪礼》,亦称《礼经》、《士礼》,是春秋战国时部分礼制的汇编,一说周公制作。孔子编订的。《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所以又叫《小戴记》、《小戴礼记》。      《易》亦称《易经》、《周易》。这本书通过八卦形式来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认为阴阳两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成分。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围史官所编《春秋》修订而成的。
上一篇:什么是“十才子书”? 下一篇:我国古典十大喜剧 声明:什么是“四书”“五经”?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公元一七二九年,清雍正皇帝曾发布一道上谕历数赌博的危害:“荒弃本业,荡费家资,品行日即于卑污,心术日趋于贪诈。父习之则无以训其子,主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