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文化故事:白居易酿酒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7 16:56:5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白居易以醉吟先生自喻,称自己生性嗜酒,并且喜欢吟诗弹琴,因此结交了不少的酒友、诗客和琴侣。白居易“醉吟先生”的雅号也由此而生。白居易不仅爱酒,对于“造酒”也颇有见地。
在渭村,白家“合家五十口……差科第一户”(《自居易集》)。在唐代,一般人家都会酿酒,称为“家酝”。白居易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酒作诗:“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持玩既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效陶潜体》之四)
公元881年,白居易母陈氏亡于长安,白辞去左拾遗职退居故里渭村,为母居丧三年余。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白居易除写下了反映当时渭北风土人情的诗篇,亦留下了有关他造酒的记载。他在《咏家酝十韵》中说:“独醒自古笑灵均,长醉如今学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法要妙得于陈。井泉王相资重九,曲蘖精灵用上寅。……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闻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白居易集》二十六卷)诗中说他家造酒既有杜康的旧法,又有陈岵的新妙方,烧酒用的是九月初九的井水,酵曲为七月上旬所做……宜城的“竹叶青酒”太浊,新丰的石榴红酒色味不纯真。他自家的酒醇香,甜中带辣,喝了令人浑身舒畅,回味长久。
白居易不但自家酿出上乘好酒,他还时常将所酿的酒赠与众邻乡亲们饮用,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家酝”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带流传,为百姓所乐道称颂。
白居易既是一位钟情于酒的酒客,也是一位技艺卓越的酿酒师。并将情义缀于酒中,在浓情酒意中与相知之人酣然畅饮,不禁使人身心俱醉,兴意悠然。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唯当美酒引陶然。”
-
- 五子棋竟源自上古时期
- 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